水花酒制作工艺流程详解

水花酒的历史渊源与工艺特点

水花酒作为江南地区传统发酵酒的代表,其名称源于发酵时液面产生的细密气泡,状如水花翻涌。据《南楼山酿酒技术网》文献考证,该工艺最早可追溯至南宋时期,以糯米为主料,通过独特的双边发酵技术,形成酒体清透、口感甘冽的特色。

核心原料选择标准

优质水花酒制作需严格把控原料质量:

1. 糯米要求:选用当年产圆粒糯米,直链淀粉含量≤15%,千粒重≥26g,浸泡后吸水率应达35%-40%

2. 酒曲选择:采用传统小曲(药曲)与麦曲复合使用,糖化力≥800mg/g·h,液化力≥1.2mL/g·h

3. 水质标准:pH值6.8-7.2,总硬度≤100mg/L(以CaCO3计),铁含量<0.1mg/L

水花酒制作七步工艺流程

1. 浸米与蒸饭

将糯米淘洗至无浑水后,在25℃水温下浸泡18-24小时,达到"手指能捻碎米粒"的状态。采用木甑常压蒸煮,确保米饭"外硬内软、透而不烂",蒸煮时间控制在35-40分钟。

2. 摊凉与拌曲

将蒸熟的米饭摊凉至30-32℃,按米重的0.8%-1.2%加入粉碎的酒曲。拌曲时需分层撒入,确保曲粉与米饭均匀混合,此过程应在消毒后的竹匾上完成。

3. 前发酵控制

拌曲后的原料转入陶缸,在28-30℃环境下进行糖化,24小时后可见"甜液渗出"。此时加入1:1.2比例的灭菌冷水,保持品温不超过32℃,每日搅拌2次促进均质发酵。

4. 后发酵管理

当酒醅酒精度达8%vol时转入后发酵阶段,温度降至18-22℃,发酵周期延长至15-20天。此阶段需密封缸口,仅留排气孔释放CO2,促进风味物质形成。

关键技术参数对比

工艺阶段温度控制(℃)时间范围关键指标
前发酵28-325-7天糖度降至3°Bx以下
后发酵18-2215-20天酒精度12-14%vol
压榨过滤≤25即时完成浊度≤5NTU

5. 压榨与澄清

采用传统杠杆式木榨缓慢压滤,避免酒体氧化。生酒需静置7天自然澄清,期间可添加0.1%皂土辅助沉淀,上清液经棉饼过滤后即为原酒。

6. 灭菌与陈酿

采用阶梯式巴氏灭菌(65℃保持30分钟),灭菌后的酒液转入陶坛陈酿。建议陈酿期≥6个月,环境湿度保持70%-75%,促进酒体老熟。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Q:发酵启动缓慢怎么办?
A:检查酒曲活性,若糖化24小时无甜味渗出,可补加0.2%活性干酵母重启发酵。

Q:酒体出现酸败味?
A:多因杂菌污染导致,应控制前发酵品温≤32℃,器具需用75%酒精彻底消毒。

想深入学习传统酿酒技艺?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课程系统讲解从原料到成酒的全程质量控制要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