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酿出酱香型白酒详细步骤与技术要点解析

酱香型白酒酿造的核心技术解析

酱香型白酒作为中国白酒的典型代表,其独特的酿造工艺造就了"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的典型风格。南楼山酿酒技术网将系统介绍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勾调的完整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传统酿造工艺流程实拍图

一、原料选择与处理要点

正宗酱香型白酒需采用黔北红缨子糯高粱为主料,其支链淀粉含量需≥88%,单宁含量控制在1.5-2.0%之间。原料处理包含三个关键阶段:

1. 破碎度控制:高粱破碎要求"梅花瓣"状,即保持20-30%的整粒率,破碎颗粒需通过2.0mm筛孔

2. 润粮工艺:采用90℃以上热水润粮,加水量为原料的48-52%,润粮时间不少于8小时

3. 蒸煮标准:分层上甑,大气蒸煮2小时,要求"熟而不黏、内无生心"

二、制曲与发酵关键技术

酱香型白酒采用高温大曲,制曲温度需达到60-65℃:

参数标准值
曲块重量4.5-5.5kg/块
发酵周期40-45天
糖化力≥800mg葡萄糖/g·h

发酵过程采用"三高三长"工艺:高温制曲(65℃)、高温堆积(50℃)、高温馏酒(35℃以上),发酵周期长达30天,需经过8次发酵、7次取酒。

三、蒸馏与贮存工艺

蒸馏采用"缓火蒸馏、掐头去尾"原则,馏酒温度控制在25-35℃之间,酒精度分段接取:

• 头酒(58-60%vol):截取3-5%量作为调味酒

• 中段酒(53-55%vol):核心优质基酒

• 尾酒(≤45%vol):单独存放用于勾调

基酒需陶坛贮存3年以上,每年自然挥发率控制在3-5%,促进老熟陈化。

四、勾调技术与品质控制

酱香型白酒需经过"以酒勾酒"的盘勾工艺:

1. 不同轮次酒按特定比例组合(典型比例:1轮次5%、2轮次10%、3轮次15%、4轮次25%、5轮次25%、6轮次15%、7轮次5%)

2. 加入10-15%老酒(5年以上)调味

3. 最后用0.1-0.3%的调味酒(头酒、尾酒、酱香调味酒)画龙点睛

想系统学习传统酿酒技术?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课程涵盖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实操教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