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常用菌种及其作用解析
南楼山酿酒技术网 2025-04-01 浏览:0
酿酒微生物的核心作用
在酿酒工艺中,微生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复杂的生化反应,将粮食中的淀粉、糖类等物质转化为酒精和风味物质。根据统计,优质白酒的酿造过程中涉及超过200种微生物,其中核心功能菌种约30-50种。
主要酿酒菌种分类
酿酒用微生物主要分为三大类:酵母菌、霉菌和细菌。它们在酿酒过程中各司其职:
1. 酵母菌(Saccharomyces)
作为酒精发酵的主力军,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可将糖类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酒精耐受度可达14-16%。在茅台酒酿造中发现的耐高温酵母菌株,能在40℃环境下保持活性。
2. 霉菌(Aspergillus)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是糖化阶段的关键菌种。它们分泌的淀粉酶能将粮食中的淀粉分解为可发酵糖,糖化效率可达85%以上。黄酒酿造中常用的麦曲就含有丰富的霉菌群落。
3. 细菌(Bacteria)
乳酸菌(Lactobacillus)和醋酸菌(Acetobacter)虽然不直接产酒精,但能通过代谢产生有机酸、酯类等风味物质。研究表明,优质白酒中含有超过100种微量风味成分,其中30%来自细菌代谢。
不同酒类的菌种差异
白酒酿造:以大曲为例,包含酵母菌15-20种,霉菌8-10种,细菌5-8种。其中产香酵母(如Hansenula anomala)对风味形成至关重要。
葡萄酒酿造:主要使用酿酒酵母(EC1118等商业菌株),部分酒庄采用自然发酵,利用葡萄皮自带的野生酵母(如Kloeckera apiculata)。
啤酒酿造:除酿酒酵母外,上面发酵啤酒使用S. cerevisiae,下面发酵啤酒使用S. pastorianus,发酵温度分别为15-25℃和7-15℃。
菌种选择与培养要点
家庭酿酒建议选择商业化的活性干酵母(如安琪酵母),其活菌数≥200亿/g,使用前需用30℃温水(比例1:10)活化15分钟。专业酿酒厂可考虑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中的复合菌种培养方法。
无论采用何种菌种,都需要注意卫生管理和发酵参数控制。建议定期检测发酵液的pH值(最佳范围3.5-4.5)、糖度(初始14-18°Bx)和温度(根据菌种特性调节),这些因素直接影响菌群活性和产物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