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详解与工艺要点
南楼山酿酒技术网 2025-03-28 浏览:0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概述
酱香型白酒作为中国白酒十二大香型之一,其酿造过程遵循"12987"传统工艺(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南楼山酿酒技术网通过实地调研茅台镇核心产区,为您系统解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精髓。
一、原料选择与处理
正宗酱酒需采用黔北特有的红缨子糯高粱,其支链淀粉含量需≥88%,单宁含量1.5-2.0%。原料处理包含以下关键步骤:
1. 润粮:水温90-95℃的热水浸泡,使高粱含水量达42%-45% 2. 蒸煮:采用"三高三长"工艺(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馏酒) 3. 摊凉:温度降至28-32℃时拌入大曲
二、发酵过程控制
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发酵分为两个阶段:
1. 堆积发酵(有氧) - 温度梯度:28℃→45-50℃→25℃ - 时长:5-7天 - 判定标准:出现明显的甜香气和酒醅疏松
2. 窖池发酵(厌氧) - 窖泥厚度:15-20cm(含400多种微生物) - 发酵周期:30天/轮次 - 温度控制:35-38℃恒温
三、蒸馏与贮存工艺
七轮次取酒的酒精度与风味特征:
轮次 | 酒精度(%vol) | 典型风味 |
---|---|---|
1 | 57-60 | 生粮香、微涩 |
3-5 | 53-55 | 酱香突出 |
7 | 52-54 | 焦糊香 |
基酒需经至少3年陶坛贮存,期间完成酯化、氧化等陈酿反应。想深入学习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可关注南楼山专业教程。
常见技术问题解答
Q:发酵温度超标如何处理? A:可采用窖内插竹竿通风或喷洒10%尾酒降温,严禁直接加水。
Q:如何判断酒醅成熟度? A:优质酒醅应呈深褐色,手握成团不粘手,闻有复合香气。
本文由南楼山酿酒技术网原创发布,数据来源于茅台镇多家酒厂实地调研结果,转载需注明出处。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