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酒制作工艺详解与关键技术解析
南楼山酿酒技术网 2025-03-28 浏览:0
酱香酒制作工艺核心流程
酱香型白酒以贵州茅台镇为代表,其独特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个生产周期长达一年,需经历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等复杂工序。
一、原料选择与处理
采用本地红缨子糯高粱为主料,其支链淀粉含量需≥88%,破碎率控制在20%以内。大曲选用优质小麦制作,微生物种类需达200种以上。原料配比严格遵循"高粱:小麦=1:1"原则。
二、高温制曲工艺
曲块发酵温度分三个阶段控制:
- 前期(0-7天):40-45℃培养微生物
- 中期(8-15天):60-65℃形成酱香前体物质
- 后期(16-30天):自然降温至40℃以下
三、九次蒸煮技术
采用"回沙"工艺,每次蒸煮后保留1/3酒醅作为母糟。关键参数:
轮次 | 蒸煮时间 | 出酒率 |
---|---|---|
1-2次 | 120分钟 | 5-8% |
3-5次 | 90分钟 | 10-12% |
6-9次 | 60分钟 | 6-8% |
酱香酒品质关键控制点
1. 窖池管理
使用紫红泥窖池,窖龄需达20年以上。发酵时严格控制:
- 入窖水分42-45%
- 酸度1.8-2.5mmol/10g
- 温度35-38℃
2. 勾调技艺
基酒需经3年以上陶坛贮存,按"酱香:窖底:醇甜=7:2:1"比例勾调。专业品酒师通过"看花摘酒"技术确保酒精度在53±1%vol最佳区间。
3. 陈化老熟
采用宜兴紫砂陶坛贮存,环境要求:
- 温度15-25℃
- 湿度70-80%
- 避光通风
优质酱香酒需陈放5年以上方可上市。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