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作酒口感与酿造工艺解析

赤作酒的独特魅力解析

赤作酒作为一款传统发酵酒,近年来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其名称中的"赤"字源于酒体呈现的琥珀色泽,而"作"则体现了手工酿造的特点。南楼山酿酒技术网将通过专业视角,从原料选择、酿造工艺到品鉴方法,为您全面剖析这款酒品的特色。

一、赤作酒的核心特点

赤作酒采用优质糯米为主原料,通过红曲霉与酵母菌双重发酵形成独特风味。酒精度通常控制在12-16%vol之间,糖度保持在8-12°Bx,既保留了米酒的甘甜又具备适口的醇厚度。与普通米酒相比,其典型特征包括:

二、酿造工艺揭秘

传统赤作酒需经历浸米、蒸饭、摊凉、拌曲、发酵、压榨、陈酿等七大工序。其中关键控制点包括:

1. 原料配比:糯米与红曲米比例严格控制在10:1.5

2. 发酵温度:前发酵期保持28-30℃,后发酵降至22-25℃

3. 陈酿时间:陶缸贮存至少180天以上

三、品鉴与搭配建议

优质赤作酒应呈现清亮的琥珀色,具有明显的蜜香和曲香复合香气。入口绵甜柔和,余味带有淡淡的坚果风味。建议搭配:

• 常温纯饮:使用窄口酒杯,15-18℃最佳

• 餐配建议:江南糕点、清蒸海鲜等

想深入了解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的专业要点,欢迎访问南楼山酿酒技术网获取完整教程。我们的酿酒师团队将持续分享传统酒类酿造的核心工艺。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