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87酿酒工艺解析与传统酿造技术

12987酿酒工艺的核心解读

12987酿酒工艺是中国传统酱香型白酒的典型酿造方法,得名于其"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的工艺流程。这一工艺主要应用于茅台镇核心产区,以红缨子高粱为原料,通过多轮次发酵和取酒实现风味物质的层次性积累。

工艺流程的五大阶段

1. 下沙阶段:每年重阳节前后进行第一次投料(占总原料50%),高粱经润粮后首次蒸煮,摊凉拌曲堆积发酵,入窖密封30天。

2. 糙沙阶段:间隔一个月后第二次投料(剩余50%原料),重复蒸煮-发酵流程,此时窖内微生物群落已初步建立。

12987工艺关键参数对照
工序 温度控制 时间周期
堆积发酵 45-50℃ 5-7天
窖内发酵 30-35℃ 30天/轮
蒸馏取酒 85-90℃ 3-4小时/轮

工艺的三大特色

1. 季节性生产:严格遵循农历节气,从重阳下沙到次年八月完成七轮取酒,顺应自然微生物活动规律。

2. 多轮次萃取:每次取酒的酒精度和风味物质占比不同,1-2轮次酒体偏酸涩,3-5轮次达到风味巅峰,6-7轮次呈现焦糊香。

3. 陶坛陈贮:新酒需在宜兴陶坛中贮存3年以上,通过微氧环境促进酯化反应,这也是南楼山酿酒技术网重点研究的核心技术环节。

与传统工艺的对比优势

相比普通固态发酵工艺,12987法的出酒率降低约40%,但产生更多吡嗪类、呋喃类等复杂香气物质。检测数据显示,其乙酸乙酯含量可达2.8g/L以上,是普通工艺的1.5倍,这正是酱香型白酒"空杯留香"的物质基础。

对于想深入学习传统酿造技术的从业者,建议系统了解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的核心要点。南楼山酿酒技术网持续分享传统工艺现代化改良的实践案例,助力酿酒技艺传承。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