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制米酒的方法与步骤详解

酿制米酒的基本原理

米酒酿制是通过酒曲中的微生物将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分,再进一步发酵成酒精的过程。核心在于控制温度、湿度及卫生条件,确保酵母菌和根霉菌的活性。

原料准备

1. 糯米选择:建议使用圆粒糯米(淀粉含量≥75%),淘洗至水清后浸泡6-8小时,含水量控制在30%-35%。

2. 酒曲配比:安琪甜酒曲(每公斤米用2-3克)或传统植物酒曲(每10斤米用1个曲丸)。

详细酿制步骤

第一阶段:蒸米与冷却

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平铺在蒸笼布上蒸30分钟(蒸汽温度100℃),蒸好后用凉开水淋饭降温至30℃-35℃。

第二阶段:拌曲发酵

按比例撒入碾碎的酒曲,翻拌均匀后装入消毒容器(建议陶缸或玻璃罐),中间挖出直径5cm的"酒窝",密封后置于25℃-30℃环境。

关键参数控制

阶段温度时长观察指标
糖化期28℃-32℃36-48小时酒窝出现清亮液体
发酵期20℃-25℃3-5天米粒上浮,酒液微黄

常见问题解决

Q:酒味发酸怎么办?
A:可能因温度过高(>35℃)或密封不严,可加入1%食用碱中和。

Q:发酵缓慢如何补救?
A:用35℃温水浴加热容器底部,同时检查酒曲活性。

保存与饮用建议

发酵完成后过滤酒液,冷藏可保存15天,加热至70℃可终止发酵。酒精度通常为3%-8%,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饮用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