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12987工艺解析与酱香酒技术要点
南楼山酿酒技术网 2025-03-31 浏览:0
12987酿酒工艺的起源与定义
12987工艺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核心酿造技术,特指"1年生产周期、2次投粮、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的标准化流程。这一数字编码最早由茅台镇传统酿酒师总结,现已成为行业公认的优质酱酒生产准则。
工艺数字的具体含义
1年生产周期:从重阳下沙到基酒入库需完整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确保微生物充分生长代谢。
2次投粮:首次"下沙"投放总粮量的50%,第二次"糙沙"补充剩余50%,形成梯度发酵环境。
12987工艺关键技术解析
九次蒸煮的奥秘
每次蒸煮温度严格控制在102-105℃之间,前两次蒸煮不取酒,主要目的是糊化高粱淀粉。从第三次蒸煮开始,每次蒸煮后取酒约5-7%,共取得7轮次基酒。
轮次 | 酒精度(%vol) | 典型风味 |
---|---|---|
一轮次 | 57±1 | 生粮香、微涩 |
三轮次 | 53±1 | 醇甜突出 |
七轮次 | 52±1 | 焦糊香明显 |
八次发酵的微生物作用
每次发酵周期约30天,窖池内温度呈现"前缓-中挺-后缓落"曲线。通过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高粱颗粒完整保留,为微生物提供立体发酵空间,促成己酸乙酯等香味物质生成。
现代酒厂对传统工艺的改良
南楼山酿酒技术网调研发现,部分企业通过三项技术创新提升12987工艺:
- 红外线粮醅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糖化程度
- 非接触式测温技术减少人工开窖干扰
- 气相色谱仪指导基酒勾兑比例
需要系统学习传统酿造技术的从业者,可关注南楼山酿酒技术网的专题课程,获取包含温度曲线、水分控制等完整参数的工艺手册。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