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香型白酒酿造工艺解析与关键技术

兼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概述

兼香型白酒作为中国白酒十二大香型之一,以浓香、酱香工艺融合为特色,代表产品包括白云边、口子窖等。其核心工艺可概括为"高温堆积、泥窖发酵、多轮次取酒"三大特征,酒体兼具酱香的细腻与浓香的醇甜。

一、原料处理关键技术

采用糯高粱为主料(占比≥60%),搭配小麦、大米等辅料。原料需经过以下处理:

1. 高粱破碎度控制在4-6瓣,通过40目筛比例≤20%
2. 润粮水温85-90℃,吸水率≥45%
3. 蒸煮时间90-120分钟,要求"熟而不黏"

二、复合发酵工艺

独创"两步法"发酵:

1. 高温堆积阶段
接种中高温大曲(品温55-60℃),堆积厚度80-100cm,堆积时间72-96小时,顶温需达50-52℃以积累酱香前体物质。

2. 泥窖发酵阶段
转入浓香型泥窖(窖龄≥10年),发酵周期45-60天,控制酸度在2.8-3.5mmol/10g,酯化期温度不超过36℃。

三、蒸馏与陈酿要点

采用"缓火蒸馏、量质摘酒"原则:

• 蒸馏气压0.08-0.12MPa
• 酒头截取量0.5-1%
• 主体酒摘取酒度范围52-58%vol
• 陶坛陈酿≥3年,年均挥发损耗约6-8%

典型工艺参数对比

工序酱香工艺浓香工艺兼香工艺
发酵温度60-65℃18-25℃50-52℃(堆积)
用曲比例1:11:0.21:0.5
贮存周期≥5年≥1年≥3年

四、风味调控创新

通过"三勾三调"技术:
1. 基础酒勾兑(不同轮次酒比例控制)
2. 调味酒添加(老酒占比8-12%)
3. 风味物质微调(己酸乙酯:乙酸乙酯≈1:1.2)

现代工艺已引入GC-MS分析技术,可精准控制4-乙基愈创木酚、吡嗪类等风味物质含量,使产品兼具"酱香优雅、浓香绵甜"的典型风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