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12987工艺解析与酿造技术
南楼山酿酒技术网 2025-03-31 浏览:0
酱香型白酒12987工艺深度解析
作为中国白酒的典型代表,酱香型白酒以其复杂的"12987"工艺闻名于世。南楼山酿酒技术网将系统剖析这一传统技艺,带您了解从粮食到美酒的全过程。
一、12987工艺数字密码
"12987"浓缩了酱香酒的核心工艺特征:
1年生产周期:完整经历春夏秋冬四季
2次投料:重阳下沙与糙沙两次原料投放
9次蒸煮:反复蒸煮使淀粉充分糊化
8次发酵:堆积与窖池发酵交替进行
7次取酒:分层分型摘取不同轮次基酒
二、关键工艺环节详解
1. 下沙工艺
重阳节前后,将本地红缨子糯高粱破碎率控制在20%左右,用90℃以上热水润粮,确保吸水率≥54%。南楼山酿酒技术网实测数据显示,优质下沙的淀粉含量应达62%-65%。
2. 堆积发酵
酒醅堆积高度1.2-1.5米,顶部温度需升至50-55℃。这个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会发生显著变化:
发酵阶段 | 优势菌种 | 温度范围 |
---|---|---|
前期 | 酵母菌 | 28-32℃ |
中期 | 乳酸菌 | 35-42℃ |
后期 | 芽孢杆菌 | 45-55℃ |
三、品质控制要点
正宗酱香酒必须坚持"四高两长"原则:高温制曲(60-65℃)、高温堆积(50-55℃)、高温发酵(40-45℃)、高温馏酒(35-40℃),以及长达1年的生产周期和3年以上的基酒储存期。想系统学习传统酿造技术?可参考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专业教程。
作为行业权威平台,南楼山酿酒技术网将持续分享白酒酿造的核心工艺与最新研究成果,助力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