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酒酿造工艺流程详解
南楼山酿酒技术网 2025-03-31 浏览:0
酱香酒酿造工艺流程解析
作为中国白酒的典型代表,酱香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风味特征闻名于世。南楼山酿酒技术网为您详细解读这一传统工艺的核心环节。
一、原料选择与处理
优质酱香酒主要采用贵州本地红缨子糯高粱为原料,其支链淀粉含量需≥88%,单宁含量控制在1.5-2.0%之间。原料需经过以下处理流程:
1. 除杂:通过振动筛去除杂质,纯净度要求≥99.5%
2. 破碎:采用辊式破碎机,破碎度控制在4-6瓣/粒
3. 润粮:加90℃热水浸润,水分吸收率达38-42%
二、大曲制作工艺
酱香酒采用高温大曲,制作周期长达40天:
阶段 | 温度控制 | 时长 |
---|---|---|
培菌期 | 45-50℃ | 7天 |
高温期 | 60-65℃ | 15天 |
后火期 | 50-55℃ | 18天 |
成曲要求:断面呈棕黄色,曲香浓郁,糖化力≥800mg/g·h
三、发酵过程控制
采用"12987"工艺(1年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1. 堆积发酵:温度升至45-50℃,持续48-72小时
2. 入窖发酵:窖池温度保持35-38℃,发酵期30天
3. 酒醅指标:酸度1.8-2.5g/L,淀粉残留≤12%
四、蒸馏与陈酿
采用传统甑桶蒸馏,分段摘酒:
• 酒头:≥65%vol,酯类物质丰富
• 中段:53-55%vol,主体风味物质
• 酒尾:≤45%vol,用于回窖发酵
基酒需陶坛贮存3年以上,期间完成酯化、氧化等陈酿反应。想深入学习传统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可关注南楼山酿酒技术网的专业教程。
酱香酒风味形成关键
酱香酒的典型风味来源于:
1. 四甲基吡嗪:高温制曲产物,含量≥200μg/L
2. 己酸乙酯:主体香气成分,控制在2.5-3.5g/L
3. 酚类物质:源自原料单宁转化,贡献陈香
通过精准控制各工艺参数,才能成就"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的优质酱香酒。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