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酿酒原料考据与工艺解析
南楼山酿酒技术网 2025-03-31 浏览:0
古代酿酒原料的文明密码
据《世本·作篇》记载,夏朝仪狄始作酒醪,商周时期已形成完备的酿酒体系。考古发现证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中即存在酒石酸残留,印证了古人利用天然原料发酵的智慧。
一、谷物类核心原料
《周礼·天官》将酒分为"五齐三酒",其中"秬鬯"采用黑黍酿造,其淀粉含量高达65%-70%,是理想的糖化原料。汉代马王堆帛书记载的"醴酒"配方显示:
原料 | 占比 | 发酵周期 |
---|---|---|
稻米 | 60% | 7日 |
黍米 | 30% | 5日 |
曲蘖 | 10% | - |
二、特种辅助原料
唐代《四时纂要》记载了添加桂花、松针的配制酒工艺。敦煌文书P.2635卷则详述了西域传入的葡萄酿酒法,其糖度需达到18-22°Bx才能启动自然发酵。
三、原料处理关键技术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中强调:"收水法,炊酿米,淘须极净"。明代《天工开物》更指出糯米需经"九浸九蒸"处理,使支链淀粉糊化度达90%以上。
若想系统学习传统工艺,可参考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课程,该教程完整还原了《北山酒经》记载的固态发酵流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