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酿酒庄有限公司酱香酒酿造工艺解析

贵州省酿酒庄有限公司的酿酒工艺探秘

作为贵州酱香型白酒的代表性企业之一,贵州省酿酒庄有限公司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微生物群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酿酒体系。据南楼山酿酒技术网调研数据显示,其核心产品酒精度均控制在53±1度,这一参数被业内公认为酱香酒分子缔合的最佳状态。

地理环境与原料优势

酿酒庄位于北纬27°的茅台镇核心产区,年均气温18.3℃,相对湿度78%,特有的紫色钙质土壤富含矿物质。其原料采用本地红缨子糯高粱,支链淀粉含量高达88%,单宁比例1.5%-2.2%,这种特殊的物质构成经九次蒸煮后仍能保持颗粒完整性,为多轮次取酒奠定基础。

传统工艺的现代演绎

在继承12987传统工艺(1年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基础上,酿酒庄创新采用"三高三长"工艺:高温制曲(62-65℃)、高温堆积(50-53℃)、高温馏酒(35-40℃);以及基酒储存时间长(至少3年)、大曲储存时间长(6个月以上)、生产周期长(5年以上)。

酿酒庄核心产品参数对比
产品系列 酒精度(%vol) 窖藏年限 典型风味物质(mg/L)
典藏版 53 8年 乙酸乙酯≥2800
珍藏版 53 5年 乳酸乙酯≥1200

质量管控体系

酿酒庄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21道质量检测节点,其中特色的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监控4大类、168种风味物质动态变化。其窖池群采用本地黄泥夯筑,窖泥中已检测出超过200种功能微生物,其中芽孢杆菌占比达35%,这是形成典型酱香的重要微生物种群。

对于想深入了解传统酿酒技术的读者,可以参考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的专业教程。南楼山酿酒技术网将持续关注贵州酿酒产业的发展动态,为行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