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制作工艺分类及技术要点解析

白酒制作工艺分类与技术解析

作为中国特有的蒸馏酒品类,白酒的制作工艺历经千年演变形成完整体系。南楼山酿酒技术网结合行业标准与实操经验,将白酒工艺分为以下核心类别:

一、固态发酵工艺

传统白酒的主流工艺,采用高粱、大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蒸煮、摊凉后拌入酒曲,在固态状态下进行糖化与发酵。典型流程包括:

1. 原料处理:谷物粉碎度控制在20-40目,润料水分50%-55%

2. 发酵管理:地缸或窖池发酵周期28-45天,品温控制25-32℃

3. 蒸馏方式:甑桶蒸馏,分段摘酒(酒头/中段/酒尾)

二、液态发酵工艺

现代改良工艺,原料糖化后以液态形式发酵,主要特点:

• 发酵周期缩短至7-15天,出酒率提高20%-30%

• 可采用不锈钢发酵罐,实现温度、pH值精准控制

• 需注意风味物质保留问题,常配合后期勾调技术

三、半固态工艺

介于前两者之间的过渡工艺,代表产品如米香型白酒:

1. 前期液态糖化(24-36小时)

2. 后期固态发酵(15-20天)

3. 特有"双边发酵"技术,糖化与发酵同步进行

主要工艺参数对比
工艺类型发酵周期出酒率典型酒精度
固态28-45天35%-45%52%-65%vol
液态7-15天50%-60%38%-52%vol
半固态15-25天40%-50%45%-55%vol

掌握不同工艺的核心差异,是白酒酿造技术进阶的关键。如需系统学习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等专业内容,可查看南楼山专业酿酒教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