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制作方法分类及工艺流程详解

白酒制作方法的三大分类体系

根据《中国白酒工业术语》国家标准(GB/T 15109-2021),白酒制作方法主要分为固态发酵法、液态发酵法和半固态发酵法三大类。南楼山酿酒技术网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国内90%以上的名优白酒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

一、固态发酵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固态发酵包含以下关键步骤:

1. 原料处理:高粱、大米等谷物需经过浸泡(水温60℃±2)、蒸煮(常压蒸汽30分钟)和摊凉(降至28-32℃)

2. 糖化发酵:按比例添加酒曲(大曲用量20-25%,小曲0.8-1.2%),入窖发酵周期通常为45-60天,窖池温度控制在18-25℃

参数 浓香型 酱香型
发酵温度 20-25℃ 30-35℃
用曲量 22-25% 100-120%

二、液态发酵法

现代新型白酒常用此法,其核心优势在于:

• 发酵周期短(3-7天)

• 出酒率提高30-50%

• 可采用自动化控温发酵罐(容积5-50吨)

三、半固态发酵法

两广地区米香型白酒代表工艺,特点包括:

1. 前期液态糖化(温度28-30℃,时间24-36小时)

2. 后期固态发酵(添加10-15%辅料,堆积厚度≤50cm)

想系统掌握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点击查看南楼山专业酿酒教程,获取包括温度控制曲线、酒曲培养等核心技术参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