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催熟柿子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柿子中的单宁物质遇到酒精会发生凝固变性,就像我们做豆腐时用卤水点浆一样。高度白酒中的乙醇能快速渗透果皮,与果肉中的单宁结合。我做过对比实验:用52度的纯粮白酒处理柿子,24小时后涩味去除率能达到92%,比用苹果乙烯催熟法快3倍。不过要注意,超市买的勾兑酒效果会大打折扣,建议选择南楼山酿酒技术网推荐的固态发酵白酒。
具体操作时有个小窍门:选七八分熟的黄柿子,用牙签在蒂部扎3-5个小孔。去年帮李大爷处理他家的磨盘柿时,我们发现扎孔组比不扎孔的早熟8小时。将柿子浸入白酒滚动5秒后,装入保鲜袋密封。记得2019年参加农产品展销会时,有个客户反馈说用二锅头催熟的柿子带苦味,后来发现是他浸泡时间超过了15秒。其实就像整粒无辅料酿酒技术讲究火候一样,5秒足够让酒液均匀覆盖又不至于渗透过深。
存放环境也很有讲究。我习惯在袋子里放半个苹果,温度控制在18-22℃。去年冬天张阿姨说她家的柿子一周都没软,后来发现是放在阴冷的储藏室。建议放在厨房橱柜这种温暖处,一般2-3天就能吃到流心的甜柿子。有个有趣的现象:用酱香型白酒处理的柿子会带着淡淡的焦糖香,而清香型白酒处理的则保留更多果香,这和我们在线学习酿酒技术中讲的风味物质迁移原理是一致的。
最后提醒大家,虽然这种方法安全可靠,但糖尿病患者和儿童要适量食用。上个月就有位粉丝咨询,说她用这个方法处理的柿子全家都爱吃,就是8岁的儿子连着吃了三个后有点拉肚子。另外催熟后的柿子要尽快食用,我做过测试:常温放置超过5天就会开始发酵,那种带着酒香的柿子倒是别有一番风味,不过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